本報記帛琉者 韓亞棟
  海澱區福緣門社區有一間7平方米的小屋,屋裡終日台北港式飲茶難見陽光,一盞昏黃的燈,是惟一的光源。一床,一櫃,一桌,局促地擠在一起,一臺老式收音機,一個舊手機,連接著屋內的郝兆穎和外面的世界。
  樓道里“噔噔噔”的腳步聲,鄰居家“嗡嗡嗡”的電視辦公室出租聲在郝兆穎耳邊響起,他坐在桌前,努力集中精神。他拾掇起一沓中央音樂學院的演出宣傳單,“啪啪啪”地敲擊著鍵盤,時間、地點、演出內容、嘉賓簡介一一錄入,鍵盤上的字母標識已經模糊。
  這是一個名為“活動”的文檔,上面密密麻麻,整齊羅列著演出、講座的資訊,涉及北京地區各大院校、研究機構和交流中心,甚至一些興趣小組的內部活動,也赫然固態硬碟在列。
  整理完手頭的信息,郝兆穎合上電腦,設計裝潢騎上20多分鐘的車,找一個通網絡的地方,把剛剛整理的資訊發佈到自己的微博中。然後又開始瀏覽北京大學、清華大學等高校的校園網,中關村創業講堂、IT龍門陣等網站,尋找最新資訊,下載到電腦中,回屋整理。
  打開、粘貼、複製、編輯、騎車、發佈……這套枯燥的程序,郝兆穎已複製了11年,耗盡了他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。
  做這些,有意義嗎?郝兆穎沒有急著回答,而是講了一個故事。前年“十一”,他回了趟老家,有幾天沒發佈資訊。等他回到北京再次登錄微博,一下收到好幾十封私信。“你是不是生病了?”“最近是沒什麼新的講座嗎?”“以後是不是不再發了?”……那一刻,郝兆穎的眼睛有些濕潤,自己整理的講座信息,分享的學習機會,原來幫助過這麼多人。
  郝兆穎出生在山東濟南,父母都是農民。他學歷不高,初中畢業就到北京打拼。現實生活的殘酷,讓他體會到知識和能力的重要。2002年,他偶然在北大聽了一場講座,講的是中國白酒行業併購,豐富的信息、演講者全新的思維方式,讓他體驗到一種從未企及的愉悅和滿足。他希望能多聽一些這樣的講座,便開始註意收集各類講座信息,有時間就去聽。
  當過兵的郝兆穎,知道很多戰友都和他一樣,學歷不高,面對生活心有迷茫。他希望為他們做點什麼,分享學習機會成了最好的方式。“我只是簡單的編輯,如果他們能收穫需要的知識,生活也許就會容易一點兒。”郝兆穎說。
  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看到,郝兆穎專門研究了新浪微博訪問量的規律,他依據網站的統計發現,中午12時前後和22時至24時之間是訪問高峰,他就力爭在這兩個時段發佈資訊。一條一條,積少成多,郝兆穎的微博——“分享活動”的粉絲已近五千。他自己也嘗到了分享的甜頭,運用辦公軟件越來越純熟,熟知各行業學者專家的行程以及最新觀點……“我再找工作都容易多了。”
  可畢竟,分享這些信息,並沒給郝兆穎帶來什麼直接的好處,他依舊住著群租房,吃著最便宜的飯菜,打著零工,33歲還沒談女朋友,但他仍在堅持。每天分享學習信息,已成了習慣,“就好像每天看手機一樣。”
  網友給郝兆穎起了個名字——“網上武訓”,說他這種為他人提供學習機會的做法,與清末那位行乞興學的貧民教育家如出一轍。郝兆穎不敢自稱“武訓”,他只是覺得,自己費點兒事,能讓大家學習方便一點兒,這事還挺有意義。  (原標題:網上“武訓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60rahtv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